第二次的人物專訪,邀請到土木系副主任謝尚賢教授。謝教授也是台大土木系畢業,大學期間參加了很多社團活動,而且還是轉系生呢。教學研究中,以專業角度去探討各個範圍。人生過程除了有碰到些種種趣事,在進入土木系任教後,謝教授也不遺餘力為系上付出。
##ReadMore##
我們四位同學選在悠閒的傍晚時刻,微微燈光照在教授身上,一手品茗、一邊聽著謝教授娓娓述說著過去的回憶。那具有磁性的聲音及有魅力的眼神,彷彿讓我們都進入了教授好幾年前的時空歲月。每個人都有所體悟,現在將為你們帶來最完整的呈現。
2008.01.04
土215會議室 訪問:李晨瑋 姜毓洲 黃若慈 金育暉
謝尚賢
台大土木系CAE組教授
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學士
美國康乃爾大學碩士、博士
曾任學生事務處課外活動指導組組長
現任台灣大學土木系副主任
|
◎原來你是童軍社社長!
李:聽說老師在大學時代是童軍社的社長,目前還擔任童軍團團長,一直是童軍社的精神象徵?
謝:我最先是擔任童軍團的指導老師,後來因為之前的團長的研究室離同學們較遠,同學要找他較不方便;所以我就接了這個團長,有一段時間我是兼團長又兼指導老師。陳俊杉老師回來之後,就請他擔任指導老師,而他是小我四屆的童軍社社長。
金:那時的童軍社都做些什麼活動呢?當時童軍團好像是個大型的社團耶。
謝:童軍社是一個綜合性社團,當然很多活動都可以做,像我們那時候會去露營、搭一些工程。現在校慶園遊會都是找外面的廠商來搭那個帳篷,以前都是帆布,都是童軍社在搭,所以我們可能每次校慶園遊會,都要動員所有人從前一天下午一路弄到晚上才搭完;再加上搭一個工程,在舊總圖前,就是現在的校史館前面搭過三索吊橋;那可不是一個晚上可以搭起來的,之前另外一組人就要去看場地、弄材料。那個時候童軍社不算小。現在因為童軍運動已有它的刻版印象,我覺得它的現代化的速度太慢,所以現在同學可能對熱舞比較熱衷。因為童軍團也是服務性社團,所以學校比較會有一些事情請童軍團服務。像你們現在代聯會開會都不太管,但在我們那個時代像羅文嘉他們要開代聯會,是一件大事情,閒雜人等不能進去;而且要站衛兵的,開會的時候其實也常會吵起來的!例如會退席抗議等等。現在代聯會比較式微,因為現在都沒有議題。你們沒有議題可以吵,環境比較好,也沒管制你們什麼,所以不太一樣了。
◎青春洋溢的大學時代-千萬不要留白
黃:除了童軍團,大學時代還有參加過什麼其他的社團或活動嗎?還有您念書時代的台大是學運比較盛行的時間,你覺得那個時候的台大跟現在的台大有什麼不同?
謝:那時候有一個學期學長找我去代聯會幫他忙,所以我去幫了一個學期。至於當初和現在不一樣的地方太多了,基本上那個時候的學生還是比較單純。在學校能夠做的活動也不多,但有一些跟政治議題比較有關的社團很活躍;像那個時候的大學新聞社,他們是在報禁還沒有解除之前,等於是在衝撞那個體制,它有很多的報導跟學校的政策不見得是完全符合的,學校當然也會有審稿制度,這些議題幾乎每天都在吵。另外記得有一個是台風社,那是一個很大的社團,在擔任童軍團社長時,活動中心是讓學生自治的,讓大家選出十或十五個社團的社長,組成一個幹事會。會有個活動中心的幹事會,有點像現在的大樓管理委員會,處理一些公共事務。比較大的社團就是這些,那時候登山社也不小,系所學會就更不用說,社團活動一般來說還要靠學校補助。
金:大學生假日都在做什麼呢?公館那個時候有很繁榮嗎?
謝:我不曉得其他同學怎麼樣,不過我們同學之間還是會聚在一起打球郊遊,這些聯誼活動都會有。你們比較難想像,我們現在的假日跟現在是不一樣;現在是週休二日,我們是只有禮拜六下午跟禮拜天,其他就是要看國定假日。行憲紀念日,雙十國慶,台灣光復節,總統蔣公紀念日(十月三十一),反正這些假期都有一個特色就是常常會在一個星期的同一天(例如星期二),所以那個學期就會有課好幾個星期都碰到放假;元旦我記得甚至有的時候是放三天,但現在沒有啊,放假都分攤到週休二日。遇到連假的時候我們就去露營,到野外去、登山露營,辦一些訓練營,就是這些活動。主要就是到野外去,不過現在很多我們以前稱為野外的地方現在都不是野外了,以前進小烏來我記得還要辦入山證,就是很簡單的入山證不過你還是要申請,然後車子是不能隨便進去的,常常要扛著帳棚,走一段路再進去裡面露營,現在汽車直接開到裡面去了,差很多。另外就是看看電影,那時候大多都往西門町跑,你們都不會跑西門町了,現在大多是東區。
公館一直都很熱鬧。不過要說多繁榮應該也跟現在差不多。以前還有舟山路,大概在生態池那一帶記得有一個攤販,我們都叫傻瓜麵,那時候開的很晚,所以晚上要吃麵很方便,而且他很便宜。當時的舟山路就很像基隆路,只是說基隆路比較寬,舟山路比較窄,那個時候還有公車會進來,公車會走舟山路,它就是一條市區道路。
姜:老師回憶以前的大學生活,有沒有一些現在還覺得值得回味的東西?
謝:我覺得都蠻值得回味的。每個人都會活出他自己的大學生活,看你是用什麼基本態度在過你的大學生活,我們那個時候也很單純,那你說我們那個時候會想的比你們多嗎?我覺得也不盡然,例如說畢業要做什麼,念了土木之後的下一步,也不知道大學四年念完之後要做什麼事情,那時國內研究所正是開始準備蓬勃發展的時候,因為很多年輕的教授回來,例如田堯彰教授、楊永斌教授,張善政教授、陳振川教授等,大概就是民國七十幾年的時候到八十年這段就是最多留學生回來國內服務的時代,國內也有很多的獎勵措施,例如提供比較好的薪水待遇,甚至有一些是學校編制以外額外提供的科技名額,來讓這些工程科系可以有額外的名額來聘這些師資,不會因有些老師還沒退休,但想補充新的師資就會被卡住。可以跟國科會申請些名額,因師資年輕又優秀,比較能夠吸引一些同學留下來唸國內研究所,不過當時研究所招生名額很有限,所以同學們出國的比例還是很高。
◎歷經聯考磨練與決定轉系的青年歲月
姜:老師提到說自己本身是轉系生,當時大學聯考的時候,就是以土木為目標嗎?還是在什麼樣的因緣際會的情況下呢?
謝:沒有,我大學聯考沒有說特別以土木為目標,那時候叫甲組,就是現在的第二類組,還有聯考填志願跟你們不一樣,是先填志願才考試。像我有個同學,分數比我高,可是他只能到中央物理,因為他數學考失常,沒到高標,但他只想念物理,而分數又不到台大,台大沒有要求高標,但其他學校都有特別要求數學高標,因此一路跌到中央物理,大概他的錄取分數跟他考的分數可能差了70到80分。高二的時候我化學不是太理想,對化學比較沒什麼興趣,只要有化學我就沒填,說真的那時候有想念的,物理系倒是一個,那為什麼呢?我也不曉得爲什麼,大概,那個時候因為物理系有一些學長回到學校去給了一個返校宣傳,聽聽覺得不錯,本來對物理就很有興趣。聯考反而是物理考壞了,化學考好了,最後幾個月都在念化學,終於化學唸懂了,唸通了,然後物理就荒廢掉了。另外數學沒考到高標,雖然說我覺得我數學已經失常考得夠好了,從來沒有考過那麼高分,可是還是沒有到高標,那時候我填志願,基本上就是台大的科系嘛,那我就照之前的錄取成績填,填填填,台大填完了,就開始填其他學校,我那時候是選校,再選系。
金:那爲什麼後來會想轉進來土木?
謝:考上那個農工系就現在的生工系,不過我大一在唸的策略就說一定要讓自己有機會轉系,所以我大一就蠻認真的,大一成績不錯,兩學期都拿書卷獎。那個時候,農工系一屆只有30幾個同學,33還34,是非常溫馨可愛的一個系,因為30幾個人,例如我們去打新生盃籃球,碰到強隊,真正能上場就7個嘛,雖然你會湊12個人,但一些人平常戰況激烈的時候就不太容易上去,除非主將真的很累或受傷,排球人稍微多一點,可能有十幾個人,主將也是3~5個,可是排球我們還拿新生盃冠軍,校長盃好像也拿了個冠軍,排球那幾個同學很穩,比賽的時候風都很大,就比誰穩。籃球呢校長盃打到前四,所以也算表現不錯,才總共七個人在打,也都打得很過癮。那當然,小的系有小的系的好處,像我們現在CAE組小,大家感情很好,就什麼事幾乎都要投入,在土木系你可能就不是這樣,反正他只要有十幾個人知道球賽活動可能就太多了,所以也不會太特別再去找,就是那群人。當時我就在想說那我要轉什麼系,後來看一看我就覺得說,在農工系學的東西基本上比較偏水利,主要是農田水利,我想說學的這些東西,在土木系要學也都學的到,到土木系的話,其實能選擇的就更多,所以申請轉系的時候,就轉這個土木系,結果也很好,所以能唸土木對我是滿好的一件事情。
◎沉睡已久的杜風,此刻終於醒了
黃:大家都知道教授您是杜風的總編輯,那麼您為什麼想要復刊呢?
謝:我覺得土木系應要有像這樣一個媒體,一方面讓老師、同學、校友,有這樣的管道知道系裡發生什麼事。在主任找我擔任副主任之前,我就有這樣的想法。後來才發現同學也想作類似的事情,剛開始時也有找系刊的編輯來討論,才瞭解我們之間沒有什麼衝突,定位不太一樣。系刊對內服務的成分多,而我們杜風在摸索中,希望能成為對外的媒體。可能針對時事,以土木系為立場發言,但現在的政治氛圍,可能不太允許。但也未必,在時機成熟時,例如對一些公共政策或許能有一些發言。對於一些議題,我們系內教授們可能也有分歧的看法,在系刊之中我們就能作這樣的平衡報導。然而現在的社會環境,在討論問題時,常常沒有中性的空間,只有選邊站、兩極化。例如一條公路蓋不蓋,它必定牽涉到工程的實務面,在工程的角度上也一定有它的利弊得失。決策者如何在兩者之間取捨,做、不做、甚至擱置?像是捷運,據說在60年代就有計畫,甚至在日治時就有一些想法,經過這麼長的時間,現在才在付諸實行。一個政策的形成也需要時間的沉澱。在各說各話的過程中,雙方的訊息可能都有些錯誤,也沒有人的發言會是百分百的正確,而若能透過辯論與討論,去重新審視,來把那些錯誤剔除掉,才會較圓滿。
姜:那現今媒體都不會來採訪嗎?所以教授期許在將來杜風可能具有類似論壇的角色,提供各種說法,而不作結論?
謝:會有媒體來,但是我們的媒體常是這樣的,當他聽到他要的那幾個字就走了。他們已經想好他們要什麼,只是來尋求證據、支持。就像寫論文一樣,有些人可能就只去找一堆支持他想法的文章,引錄進來,反對的可能一概不管。我也不太確定將來的定位,或許待時機成熟,現在仍還無法達成,光是去挑議題,就可能要冒著被貼標籤的風險。而我們目前的目標著重在推廣土木工程、推廣台大土木,也提供大家願景、前瞻,比較光明與希望的資訊。若扯入一些議題不就模糊焦點了嗎?初步想法是,系上作出什麼成果,我們來宣傳。也不能怪罪社會的環境如何,我們總是能貢獻,也把我們的貢獻作一個分享。讓關心我們的人能知道我們在做什麼,我們就是這樣默默在做事的工程師。還有最重要的是行銷與推廣杜風,現在草創的時期,我們知名度、能見度都不高,還有許多努力的空間。現在電子報還因垃圾信件氾濫而常不易被閱讀,所以我們內容不希望太長。將來也會改版,製作目錄型的首頁,去配合不同的閱讀族群,讓每個讀者馬上可以瀏覽所有標題,點選自己感興趣的標題來閱讀內文。一旦讀者能夠看到他想看的,一期兩期之後,有可能就會去訂閱。反之,若他沒有發現有趣的內容,就不太可能訂閱。
◎宣揚台大土木-非你們各位莫屬
黃:我們知道教授常常往高中跑科系宣傳,您有什麼想法嗎?
謝:對於這一點我們是處於被動,主要還是看高中要邀請哪個校系。土木系的名氣不太大時,曾有一段時間沒有人邀我們。而且高中能提供的時間也有限,有些可能要藉由學長姊的推荐,才有這樣的機會。這一次附中邀請工學院,時間大概只允許兩三個系介紹,院長有找我們去。到高中宣傳、辦座談,未必是最好的,院長就有提過,其實最好的宣傳是照顧好自己的學生,只要你們這些學長姊,回去分享你們的大學生活、談論土木系。學弟、妹在言談之間就能體會土木系的氣氛,他們若產生好感,就可以探循自己的興趣,去考慮就讀土木系的可能。另外一點,高中生未必瞭解工程,他們可能知道科學,但未必明白什麼是工程,所以如何在課程中加入工程教育,告訴學生什麼是工程,避免大家以科學的眼光來看工程,造成認知的落差。學生要先去分辨自己的性向是科學還是工程,只要對工程有興趣,我們工學院的分野也不大,再用削去法挑選。先來工學院,再來選系。大學的教育是通識教育,並不是要把你限制在這個科系領域,而只是要以土木為起點、基礎,去吸收知識。土木、機械、化工……,路都很廣也都有重疊,分散在各個科系的同學,在未來很有可能走到同一個公司,同一個部門,同一間辦公室。另外我也常常提醒大一的同學,不應被自己挖的洞卡死,「挖洞」就是被當掉。本來是要有自由求學的機會,卻挖了一洞,又要再去補它,學分或許終究是拿到了,但是浪費許多的時間。起碼要及格嘛!有些洞挖得千瘡百孔的同學,說因為他對土木沒興趣,但是這樣的心熊,只會讓自己平白葬送自由選擇的機會。
大家還記得在上集中,謝教授親自和大家分享了很多經驗,原來教授年輕歲月也和大家一樣,不知道大家看過之後有沒有什麼啟發呢?下半集當中究竟謝教授還有什麼更多的情報消息,讓我們拭目以待。
◎遇見康乃爾
– Cornell
金:當時怎麼確定要往上念研究所?
謝:當時班上有一股考國內研究所的風氣,許多同學都想留在台灣念研究所,但那時候研究所很難考,不像現在有那麼多的名額,且聽說外校的同學從大二就開始準備了,自己系上的同學考研究所並沒有特別的優勢,錄取率也的確不高。我那年也有去考結構組,聽說之前已經三年沒有自己系同學考上,第一名也考不上,就知道那個有多難,記得三科總分120左右就可以上,平均一科40~50。那時想說在國內念就好,因為出國要申請獎學金很難,結果沒考上研究所就去當兵。當兵時,還想說週六日回到家可以看看書,再考研究所,結果發現不可能,放假回家常都是在補眠,也只想休息。不過因為大三暑假時有一起打籃球的同學們要補習GRE,記得當時同學們就找我一起去,記得我當時說還沒有打算要出國,他們就遊說我說GRE可以保留五年,大三考完,當完兩年兵才過三年,到時若想出國還不會過期,而托福的話只能保留兩年,可能就要快當兵前去考,或是當兵時出來考,後來被說服了就去考GRE,因此就有成績。所以就想或許可以試試申請國外學校來繼續深造,也請部隊長官讓我去考托福,又因當兵很不方便處理申請學校相關事宜,就找了代辦幫忙。很幸運地申請到學校,就出去唸了,那時選擇到康乃爾(Cornell)大學去。
李:老師出國是念土木什麼領域?
謝:我出國念的應算是結構工程領域,但比較偏重結構計算與電腦輔助設計。因為我大學時對電腦很有興趣,幾乎系上的電腦課都修了,尤其是修張善政老師的電腦繪圖課,特別有興趣,只是那時候的電腦繪圖,可不像現在有Windows介面,比較像是在DOS畫面上畫圖,要在價值上百萬的特殊電腦上寫程式才做得到。記得那時幾個同班同學想多跟張善政老師學習電腦繪圖,就一起去修學士論文,參與聯合船舶實驗室委託的一個建教合作計畫,設計並實作出能畫2D幾何圖形的程式。當時幾個人寫得很辛苦的程式,現在AutoCAD很輕易地就可以做得到,但是我那時學到很多東西。
◎Welcome to CAE
(連結影片:NTU-CAE-台灣大學土木所電腦輔助工程組簡介)
李:老師對想念CAE組的同學有一些什麼建議嗎?
謝:想念CAE組的同學,應該是真的對資訊技術的應用有興趣,至少對我們CAE組的老師們在做的研究是有興趣。所謂真的有興趣,應該就是會自己去關心並學習相關之知識。我也會建議這些同學至少要在土木領域裡面,找一個有興趣的領域去學得比較深入些,而這也是你將來打算應用資訊技術的領域。因為以土木系的角度來說,最終是要解決土木工程的問題,而不是去解決資訊技術的問題。不管將來的工作領域會在哪裡,應記得大學四年辛苦在土木系所吸收到的教育養分,及所具備的土木工程知識優勢。土木其實相當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Team Work,還有系統的整合,所以你可能會發現說,在學校裡面及外面,有很多的土木人參與公共事務與服務,我想這跟土木的文化特質有關。
黃:那老師請問一下就是有沒有可能說,譬如說系上教授有一些研究之類的,可以讓大學部的同學去參與?
謝:可以啊!我沒有聽說有哪個教授不讓同學參與的。至少我覺得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我都鼓勵同學,如果有興趣的話就一起來參與啊!就看時間上能不能配合,但因為你不是主角,所以可能時間上不會專門為你去做安排,但平時至少可以收到相關e-mail,並看到老師、研究生、與助理怎麼互動,然後開會時你就去坐著聽嘛,開始時或許幫不上忙,但無所謂,等聽到一個程度時,就會比較知道對什麼東西有興趣,再去問,再去學,然後就可以開始幫得上忙而進一步參與。
金:感覺好難喔!
謝:不會,不會很難,你去參加一個社團,不也是這樣子,你剛開始時也是先坐在哪邊學習。如果你表達真有興趣,那就會有些研究生或老師,會告訴你說,有些基本的知識要先學,或告訴你說這本書你先讀一讀,有什麼問題問學長或是來問老師,就是這樣子啊。社團有社課其實也是想讓你慢慢進入狀況。你就盡量看啊,學啊,看久了學久了你就會了,很多東西都是這樣子慢慢學會的。你們現在最大的本錢就是有那個多嘗試的本錢,你們怕什麼?
◎土木科技化時代
李:老師最近有在進行什麼研究嗎?
謝:早期我比較順著學生們的興趣來進行及指導研究,最近把研究集中在幾個較特定的領域,一個是視覺化的4D營建管理,就是說我們在進行營建管理時,怎麼樣把3D model,再加上schedule,這些資訊能夠整合起來,來協助營建管理工作,而且希望在管理時能盡量有很多視覺化的元素,讓管理者用眼睛一看,就能從圖表及4D 模擬中掌握工程狀況,而不只是從文數字的表中找到資訊。我們工學院跟師大附中也有個合作,所以我們有5位師大附中高二的同參與我們的一些研究。另一方面我跟康仕仲老師一起在研究機器人方面的系統整合技術,康老師因為對機器人有一些初步研究,在史丹佛大學求學時也有接觸一些。而我覺得應用機器人在土木工程,就是一個很好的系統整合研究案例,也蠻有趣的,因為你要整合機電,雖然說你不見得能夠一開始就摸得很清楚那些機器人的控制,你一定要多多少少去了解一些,才能夠去應用他,所以我們也組裝了自己的機器人。康老師會開授一些相關課程,也會買一些樂高機器人來研究及學習控制技術。我們還有個三年的國科會的計畫,是應用機器人在鋪面的檢測上,所以接下來也會花比較多的功夫研究。我以前研究得比較多的計算力學相關研究也還有一些延續,目前比較偏重在離散物件的力學模擬方面,與詹穎雯老師一起研究自充填混凝土的流動行為模擬,也與陳俊杉老師及機械系楊馥菱老師一起研究離散顆粒與流體的互制行為模擬。還有一個研究議題,是我一直都很有興趣的,也持續剛好都有同學在做,就是利用資訊技術於輔助教學方面,像SimuSurvey那樣的電腦輔助測量教學工具。我們現在也打造了一間叫I2 Space (Intelligen & Interactive Space)的教學實驗室,就是在土318的那個,裡面除了系上的電腦與網路機房,就是一個互動式智慧型教學環境,下學期會試著在裡面進行實驗教學,希望將來的教學可以善用新的資訊技術及更智慧型的環境,達到更好的師生互動與教學效果。
◎土木資訊報給大家知
金:為什麼土木系現在的課只有計程,後來還有物件導向,好像有點少的感覺。
謝:如果去和工學院其他的系比,我們應算是多的,有些系學的只是計概,程式語言可能只教半個學期,教點VB就沒了。系上物件導向程式語言的課算是我開始開的,給大三以上的同學修。記得以前計程是給大一修的,後來在課程改革時,就把它往後挪到大二,一方面因為計程和土木的相關性比較低,希望把像是測量、應用力學等相關性較高的課安排在大一,讓大一同學可以儘早接觸,而圖學則從大一移到大三,因為高中畢業看工程圖不太會有概念,到大三有了土木的基本知識再來教看圖,就容易看得懂了。不過因為師資有限的關係,所以一些計算機在工程上應用的課就沒有繼續開授,可能要等將來有新聘這方面的師資時才能再開。另外,就算開了很多選修課,也不見有同學來修,要看市場需求呀!我們一方面希望同學多去選修其他領域的課,又一方面鼓勵選修系上的課,就有一些衝突,而一門課沒有達到一定修課人數,經濟效應就低,可能就得兩年才開一次,這些都必須思考。
姜:土木系將來會有增聘教授計畫嗎?
謝:我們在未來十年約有二十位教授屆齡(65歲)退休,若有些教授想要延退,則可以延長到70歲,但也可能有教授的資歷滿25年卻不到65歲就要退休,也就是說將會有許多新聘師資。現在出國唸書的同學較少,想延攬師資也較以前困難。並不是說只聘從國外留學回來的師資,國內研究所畢業的博士也是有相當不錯的,只是國外學校,一般不會馬上聘自己教出來的博士,這一方面是為了校際之間的交流,一方面也避免近親繁衍,做的領域都相同而無新的東西進來,因此不喜歡留下自己的學生,除非先去外面繞了一圈學了新的東西回來。換一個角度說,這樣也可以開疆闢土,讓種子散出去。我們的研究水準不輸國外,好的台大博士也鼓勵他們到外面去發展,當然也希望能聘到國外頂尖大學的博士,甚至不同國籍的師資,例如像卡艾瑋教授這樣優秀的師資,如此也可以知道台灣的研究水準到哪了。
黃:國內給同學出國的資訊還有機會比較少。那系上有提共出國的機會嗎?
謝:或許應先問問同學有多關心這方面的資訊,因為常常有人說資訊不夠,但是不能只是讓別人去找,自己有需要就要想辦法自己努力去找,找不到的時候當然可以找學校、系辦或是教授幫忙,但是前提是要自己先找過,不要被動。
大學時就可以找任何老師去諮詢,我平均每年幫三五位同學寫推薦信,大學部比較少,較多是當完兵回來的,通常學生來找我談,雖然我的資訊或許不是最新的,但是我可以幫忙安排同學找到更適當的教授或同學去請教。例如之前有林美聆老師的學生要念IE(工業工程),我們剛好之前有個助教到美國普渡大學攻讀工業工程,便可透過EMAIL與他聊一聊,或是直接跟當地的同學會聯絡。記得我們那時的台灣同學會都很幫忙接機、找資訊等。而且當時教科書很貴,都是先找學長姐問修課的教科書清單,在台灣買再帶過去,因為在美國買非常貴,整整約十倍的價錢。我那時甚至還有中東籍的同學要我幫他從臺灣買書,郵寄海運的話比較久約六個禮拜左右,但較便宜,而郵寄費用卻比書還貴,比如一本書10美金,郵寄可能15美金,但他還是說:買!因為連二手書都要30、40元,因此出國時都是先郵寄一箱箱的書。
有些事情生活在不同時代會有不同情形,所以建議你們對某個東西有興趣,就要展現出來,比如說,你說對某個東西有興趣,我問你說有沒有去蒐集相關資訊,你又說沒有,那我就會懷疑你到底是不是真的有興趣,所以不要只是嘴巴說說,要去行動呀!現在網路資訊很發達,wiki或是google都有,不想看文字在youtube也有影片,很多東西都應找得到的,所以說有興趣就要有些行動,你們這一代已經比我們幸運多了,我們那時候要找資料還不見得有。歐晉德前幾週有回來演講,他現在是高鐵公司的執行長,你們可以在台大演講網找到他的演講資料,他說他剛回臺灣當工程師時,還要國外的朋友幫他找資料,因為國內真的沒有資料,雖說有這些朋友能幫你做到這些事情,但還要看你是不是真有心啦。
李:有沒有什麼熱騰騰的系上消息呢?
謝:喔!有一個新的消息。我們初步和台科大的教務長有一些意見交換,我們希望和他們的建築系合作,讓對建築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修他們的課,尤其是建築設計的課,好讓這些同學在土木系畢業後,也有資格去考建築師。目前來看,應該是沒有問題,但是同學有可能要繳一些學分費。也或者可以由系上和他們的建築系簽定合作協定,讓雙方學生以互惠的方式來互修學分,或許可以不必繳學分費。但是目前還不確定他們能提供多少修課名額。這應可算是近期的好消息。計劃推行順利的話,系上也可能考慮聘請建築領域的師資,來更加強建築領域的相關教育。但同時我們也希望瞭解系上有多少對修習建築相關課程有興趣的同學,不希望好不容易談成了合作,卻只有很少數的同學想修。
◎請別叫我趙文卓!
黃:教授,我們受託一定要問這個問題,就大家都說你長的非常像趙文卓,想知道到底有沒有發生過什麼有趣的事?有沒有人誤認,然後跟你要簽名?
謝:沒有沒有,但是什麼時候開始有人跟我講我像趙文卓這件事呢?大學的時候是絕對沒有,趙文卓是什麼時候出道的?我也不曉得。不過我有一次看到他的資料,他應該比我年輕將近十歲。我也曾經有一次在報紙上看到他的一張照片,我自己都認為很像我大學時候拍的照片,從那個照相的角度看,真的很像。到底什麼時候開始有人跟我講這件事情,現在也不太記得,大概是我回到台灣開始教書以後。趙文卓比較出名時應是演花木蘭的那段時間吧,只記得花木蘭上演的那段時間是比較多人跟我提這件事情,現在他好像比較沒有那麼出名,提的人也就少多了。
李:那有造成什麼困擾嗎?
謝:沒有,只是我不是那麼喜歡人家每次介紹我的時候,說我長的帥或說是像誰,因為從專業的角度來說,人家不提你的專業,表示你的專業不怎麼樣,所以只好講別的。以前的話,我想說我年輕嘛,還沒做出什麼成績,所以可能也人家也不好介紹,人家也不太認識你,所以較不以為意,現在的話就會覺得,我至少有些部分做得還算有點成績,你不提這個部分,卻只每次說最帥的教授的這種話,而我又不覺得那是我的特點,就會比較失望。你若說我教書教的好,研究做的不錯,我會比較高興些。這或許算是一點困擾吧。
李:老師我們在那個網路上有看過你的網誌。
謝:我的確有幾個網誌,但我現在沒什麼時間去經營他們。只是有時候出國去,照了一些相片,就把他們upload上去,因此就有一些東西在那邊。但還不太有時間上去寫寫東西,大概已經至少有三個月沒有碰我的網誌了,每次都寫個幾句話,說應該要多來這邊寫點東西等等,但是最後都沒有。
感謝黃宣諭、劉祥宇二位提供照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