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工學院與東京工業大學工學院補助暑期交換生申請書
交換訪問計畫:
一、對日本的認識與動機
1.台大日文系輔系,修習日文一年半,三月預計可獲得JLPT日本語能力試驗三級證書,基本日語都可以完成。在日本主要還是以日語溝通,同時以英語進行,若能有日語能力則可使學習速度加倍。
2.平時有特別注意日本的新聞,每天花一點時間看線上TBS NEWS以及NHK,這學期也修過工科海洋系鄭勝文教授的「科技日文閱讀與翻譯」,因此對日本科技發展趨勢、基礎建設有初步了解。
3. 日本是世界工業強國,土木工程領域更是發展極致。注重技術及專業知識的態度,也是日本在工程界屢創突破性發展的原因,如東京地鐵、青森隧道、關西機場等,這些過程都相當吸引我。東京工業大學在工程中是日本頂尖學校,以其作為我的目標好好努力。
##ReadMore##
二、在日本的課程學習
1.選擇東京工業大學土木工學科「屋井鉄雄教授」做為指導教授。二月初寫信給屋井教授聯絡,表示願意收我進入屋井研究室做交換學生。
2.教授研究領域為國土、都市計畫及環境交通工程。因為日本的學術研究是屬於研究室一體的,每個研究室內的研究生都會有幾個方向目標,並由教授指導。我想加入最近進行的企劃「駕駛模擬與都市地下高速道路的安全性分析」或「微觀交通模擬」。
◎駕駛模擬與都市地下高速道路的安全性分析
由於台灣近年來車輛數增加,雪山隧道、國道等都有閉路電視監控,使得道路行駛及衛星遙控技術改善,也能減少交通事故發生。因應台灣高鐵發展,未來公路逐漸走向高速化,附近的景觀、空間壓迫性等等,都可用駕駛模擬進行,學習這技術和台灣的交通政策做相較。此外,蘇花高的建設就可用模擬來實現,蘇花公路最嚴重的問題在於事故發生率過高,倘若能事先了解建設後的成果,對現在正討論興建與否也會有一大幫助。
◎微觀交通模擬
交通模擬在之前的研究是能監測現地路況,以及從衛星地圖現場看到車輛,並且繪製區域內污染物質分佈,進一步去評估可能排放的空氣污染;現在目標則是更新的方面,從阪神大地震之後,發現建築物的倒塌會影響交通流量,阻礙了救援,則可藉模擬去改善。震災中的交通狀況相當複雜,要採取何種政策才能第一時間有因應對策,都是當今重要的課題。
3.大二上修過運輸工程,有了交通研究的基礎概念,到日本之後能很快進入狀況。台大土木系也有關於智慧車以及車流量計算的研究,希望習得日本的經驗回到台灣和系上分享。獲選之後,會與屋井教授繼續聯繫,並從網路上更加去了解目前屋井教授的研究方向,近期的目標還有研究的介紹等等,在台灣做好準備後,也能提供相當資訊給他們。
4.若有充足時間,會從橫濱到東京調查東京地鐵營運。東京地鐵12條路線,每日營運量近800萬人次。最近高雄捷運開通,雖然還沒有機會去搭乘,但是知道其工程難易度在於地質鬆軟,工地容易坍塌。自己搭乘台北捷運五年經驗,這三項工程中人地關係所造成的路線規劃、營運方式、票價、安全、舒適度等各方面有何差異?都是值得研究之處。從各角度去觀察東京地鐵型態,學習結束後,能夠完成一本調查筆記,將東京地鐵特色記錄下來。
5.隨時保持高度好奇心,人在異鄉最重要的是入境隨俗,若能做到這點,則可深刻了解日本各方面的文化。另一方面,練習日語口說、聽解能力,與屋井研究室內的人員交流,同時介紹台灣大學、台灣土木工程給他們,如台大的環境、教學和日本的差異,101大樓對信義計劃區的影響力還有增加多少台北的能見度,雪山隧道給宜蘭城鄉差距的衝擊,並且宜蘭如何轉型等。
三、目標與將來打算
1.我有意願留學日本,考慮博士在日本就讀,先藉由此機會到日本了解學習環境,回台灣之後就能在這幾年中漸漸調整日本留學計畫,對之後就學方向有更多規劃與彈性。曾讀過化工系呂宗昕教授的著作《k書高手-東京奮鬥記》,裡面敘說呂教授過去在東京工業大學留學的經驗,面對不同衝擊,隻身在國外究竟要如何去調適自己的心情、態度。
2.這趟學習我希望不光只是課業上,而是生活上、經驗上都有所收穫。訓練我將來為研究所得用的分析能力,以及實作性等。從台灣人、日本人的角度去看同一件事物都有不同感觸,能夠在短期中漸漸培養出這種文化差異的包容性,而且能進而了解雙方的微妙之處。
3.在大學或碩士階段會利用時間去考GRE或是托福,取得英語成績之後對申請國外學校也比較容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